自2009年創辦以來,「信誼兒童動畫獎」已邁入第十六屆,我們欣喜迎來全球103個國家的1,443件專業組作品、62件台灣創作,共計1,505件優秀動畫,還有來自兒童創作組126件作品。是哪些作品脫穎而出?一起來看看典禮花絮,感受得獎者的喜悅,探索精彩的動畫世界!
專業組首獎作品《蘿拉的魔法鋼琴》導演Augusto Zanovello(左2)及兒童觀眾票選第一名作品《吉他漂流記》導演Sophie Roze(左3)親自來台領獎。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(右3)、信誼基金會何壽川創會董事長(左1)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王淑芳局長(右2),以及法國在台協會Ana Villa影視專員(右1)合影。
阿尼馬動畫工作室&玩樂動畫工作室《金洋村的兩天一夜》及Cepo’者播藝術中心&花蓮縣港港口國小《生命之地》獲得兒童創作組特優。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(右6)、及教育部鄭英耀部長(右5)、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梁學政司長(右1)與指導老師及創作團隊合影。
導演Sophie Roze帶著動物偶,與親子觀眾溫暖互動。
得獎導演現身放映座談,與觀眾及創作者面對面交流。
工作坊裡,導演Augusto Zanovello與台灣創作者激盪創意。
「以兒童為本位」始終是信誼兒童動畫獎的核心價值,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國內外創作者持續投入,以生動的角色、細膩的影像、真摯的故事,創作出深植兒童心靈的優秀作品。因此,第十六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持續打造創作與交流的平台,特別邀請「首獎得獎導演Augusto Zanovello」以及「Special Mention暨觀眾票選第一名得獎導演Sophie Roze」親臨頒獎典禮,並舉辦放映座談會。
在《蘿拉的魔法鋼琴》與《吉他漂流記》的映後座談中,來自法國的兩位動畫導演 Augusto Zanovello 與 Sophie Roze,分別帶來自身生命經驗與創作故事的深度分享,為台灣觀眾與動畫創作者打開新的視野,引發現場創作者、動畫系學生與教育工作者熱烈提問與對話。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對話,更能直接感受動畫創作的溫度,也重新看見動畫如何在孩子心中留下感動與理解的可能。
除了放映座談會,與台灣的創作者分享創作歷程,在典禮隔天還舉行了親子放映見面會,讓導演Sophie Roze與親子觀眾面對面互動。更邀請首獎導演Augusto Zanovello帶冷兒童動畫創作工作坊,與台灣動畫創作者的深度交流。期望透過這些互動,讓動畫創作者與教育工作者獲得更多靈感與啟發,鼓勵更多創作者積極投入兒童動畫創作領域,攜手為孩子說一個動人的故事。
自2019年起,信誼兒童動畫獎增設「兒童創作組」,鼓勵小學生透過動畫表達自我,培養影像敘事能力,並為師生提供跨領域學習的機會。回顧六年來參賽作品,不僅動畫技法日趨成熟,題材也更為多元,涵蓋校園生活、在地文化、環境議題與自我成長等面向。孩子們用動畫講述對世界的觀察與想像,從日常點滴到家鄉文化,從環保意識到成長歷程,他們純真的視角轉化為動人影像,讓觀者感受童趣與創意,也引發大人的共鳴與省思。
兒童創作組頒獎典禮上,教育部長鄭英耀、終身教育司長梁學政、國立公共圖書館館長馬湘萍、台中市立圖書館館長曾惠君、前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等貴賓蒞臨頒獎,為小導演們喝采!
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,很開心看到教師們不辭辛勞、熱情投入,有的教師甚至跨校至偏鄉教學,帶領更多學童參與動畫創作;不過也坦言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,信誼會持續努力喚起教育現場對兒童語言表達的重視,為孩子的視覺創作與語言表達素養同步扎根,透過更多元的師資培訓營、國際工作坊與動畫欣賞活動,支持教師增能,與親師攜手培育孩子的表達能力與動畫鑑賞力,期待引領更多孩子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故事,讓台灣兒童動畫創作與世界接軌,讓孩子的創作夢想不斷綻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