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|陳韻文|
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
|林豊洋|
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講師
|趙瞬文|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教授
|劉維中|
信誼基金出版社社長
|邱顯源|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
|林秋宛|
資深兒童動畫教育工作者
|蕭弘林|
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專技助理教授
|楊仁賢|
資深動畫導演
評審團總評:陳韻文 本屆專業組決審主委
藝術創作經常與社會現實遙相呼應,隨著疫情淡去,烽火不息,地球暖化愈來愈可感,本屆進入決審的作品中,疫情主題幾乎退位,卻有不少描述戰爭如何撕裂日常生活、造成離散與難以癒合的創傷,或是關注天文氣候之於萬物生息的作品。在宏大敘事之外,當然有更多著眼於兒童近身的成長經驗,像是描繪親人、手足之間的共同生活和情感互動,同儕間的友伴關係,以及3C如何影響了兒童的整體發展。所有的作品都在完整的敘事架構中,展現出純熟的動畫技術,與前幾屆相較,則呈現出片長增加的趨勢—這或許意味著創作者在影像敘事的專業基礎上,更有意識地經營內容,使作品不只訴諸視覺和聽覺的感性趣味,也通過角色和情節的發展、情感和議題的深刻,同時啟發兒童的創意想像與共感同理。本土動畫的視覺呈現相當精彩,但如何「以兒童為本位」,不落俗套地展開敘事,召喚想像和情感,評審們寄予更高的期待。盼更多的動畫創作者為兒童創作!
Augusto Zanovello
學音樂的女孩發現,聲音能打開自閉症弟弟的內心世界,在摰友協助下打造特殊鋼琴,幫助弟弟與外界溝通。作品細膩描繪親情與支持,展現音樂跨越障礙的動人力量。
Hossein Molayemi, Shirin Sohani
一部製作細膩、敘事出色的2D動畫,講述飽受創傷的退休船長與女兒間的矛盾,因鯨魚擱淺事件而逐步修復關係。透過精湛視覺與音樂展現深刻情感,帶來救贖與希望的感動反思。
Sophie Roze
這部精緻偶動畫以無家可歸的黃鼠狼為主角,帶著吉他與行李箱踏入傳聞中的怪獸森林,展開一場探索歸屬與友誼的旅程。以音樂、物件與戲中戲巧妙推進敘事,展現認同、合作與情感連結的深刻寓意。
Daphna Awadish Golan
以穿衣學游泳的荷蘭課程為引,這部動畫紀錄片描繪女孩適應新生活的歷程。導演巧妙以穿衣企鵝象徵不同國籍的孩子,展現離鄉之痛與適應挑戰,最終勇敢迎向未來,充滿深刻寓意與希望。